人才培养:恰同学少年——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8级国际政治专业校友毕业十周年返校

发布时间:2023-05-03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南海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

“十年聚首忆往昔,三十而立正当年”。5月1日,学院08级国际政治专业21名同学自五湖四海汇于曲园,重返阔别已久的大学校园,欢聚一堂,庆祝毕业10周年,并捐赠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恰同学少年”纪念石。十年后再相聚,同学们忆往昔、话今朝,欢声笑语,为一起走过的岁月喝彩、祝福。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因为国政,我们与曲园发生了灵魂的“链接”,而曲园,也张开双臂迎接着扑面而来的青春与朝气,尽显开放、生机与包容,让返校筹备期间所画的所有“问号”,一一变成了感叹号!

西联,同学们心目中的“桃花源”,它古朴幽静的景色尽显庄重,历史的沉淀带给我们踏实和安定。当“恰同学少年”的班级符号与西联教室融合的那一刻,求学四载在这里洒下的汗水与泪水,勾起了同学们满满的回忆。除了西联,我们也寄情于住过的学生宿舍、就餐的学生食堂、运动场等等,是“天使之路”,是楼下阿姨煮的面,是上过的排球课,是那片可以乘凉背书的紫藤萝架,是曲曲折折的小东门,是酥脆可口的百叶酥……这些回忆,所承载的是同学们曾经求知若渴的懵懂青春,也是笃行精进的挑灯夜读,是雨打梧桐、花鸟蝉鸣,是苍山万物、大地同辉。在具象的意境里,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和他人、和曲园共鸣的一隅天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秉承师大情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负笈求学,何其幸运,遇到那些低调沉稳却满腹学识的老师们。总爱写满墙的板书,总带我们走进先哲的思想,总爱在讲台前侃侃而谈,又总在聊及学术时无比认真严谨,论文中探讨的问题,带着我们字字斟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孙晓光、李春玲两位老师向同学们表达了热烈欢迎,共同畅谈十年变迁,共叙师生情谊。席间,老师详细介绍了学院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人才培养、办学规模、学科成绩、文体活动等发展情况,对各位校友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祝贺,自豪于自己带过的学生已经都变成了眼里有光的人。幽默风趣、真诚质朴的交谈更是把同学们带回到了十年前,在轻松温暖的氛围中开怀畅谈,尽叙多年拼搏进取的经历和百味杂陈的心路历程。一起感念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之深恩,共享同窗磨砺共研之厚谊,激励更多的学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这次的返校活动为同学们的相聚提供了契机,学院也永远是我们温馨的家园。这次离别之后,同学们也将回到各自的领域,今后在工作上一定会更进一步,为母校争光。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有很多人已经十年未见,但在眼光接触的时候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曲终人散,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在这个节点,离校十年的我们,在彼此的命运里,发现自己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痛苦和喜悦,是一种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二十出头,习惯了高歌猛进,以为越来越好是人生的基调。等到年届三十,忽然有点进退维谷,犹豫着彷徨着。这些都再正常不过。多看多走,也有柳暗花明的意义。这一刻,我们拥有了坚定于当下的力量。就是这份归属感,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人找到连结,成为精神相通、忧戚与共的08国政。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而曲园这个集体,因为不依赖强权或等级来坚固它的底座,文化便成为它最重要的黏合剂。同窗情、师生情、校友情,彼此链接,都在进一步推动个人与曲园的融合,共同支撑起曲园长远发展的“软实力”。(作者: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国际政治班班长朱永超)


附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8级国际政治班名单(70人)

1、何晶

2、柳家彬

3、王琪

4、吴婧

5、喻世园

6、卞兆宾

7、曹娜娜

8、陈虹

9、程冰

10、迟小蒙

11、范少雯

12、高婷

13、高雪

14、宫伟双

15、姜振磊

16、李飞

17、李杰

18、李丽丽

19、李娜

20、李小娟

21、李艳辉

22、李正举

23、刘蓓

24、刘东伟

25、刘方亮

26、刘恒章

27、刘江

28、刘明

29、刘鑫

30、卢莹

31、鲁慧

32、吕飞飞

33、马立杰

34、马一珺

35、彭明园

36、曲国敬

37、任琪

38、石义武

39、孙国庆

40、孙国巍

41、孙宏晓

42、孙文静

43、孙宇

44、王彪

45、王佳佳

46、王建军

47、王俊娥

48、王莉

49、王曼力

50、王雪莹

51、王莹莹

52、夏天

53、肖梅

54、胥松敏

55、徐帮祥

56、徐坤

57、徐文斌

58、许士辉

59、续斗

60、张丽

61、张祥伟

62、赵廷廷

63、赵学亮

64、朱洪飞

65、朱永超

66、陈大鹏

67、任艺林

68、田丹

69、肖静

70、杨丽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孙晓光、朱永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