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开始,按时间倒序排序;请列出攻读研究生学位阶段导师姓名):
2007-09至2010-07,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博士, 导师: 潘锐
2004-09至2007-07,深圳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 导师: 姜安
2000-09至2004-07,鲁东大学, 政法学院, 学士
二、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如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或曾有博士后研究经历,请列出合作导师姓名):
2010-09至现在, 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
三、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课题)情况
1.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党的十九大研究专项)《广东高校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认知及培育机制研究——以深圳大学为例》(2018JKSJD53),0.5万,主持,2018.5-2019.9,结项。
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美国的南海和钓鱼岛外交政策的比较研究》(15CGJ002),20万,主持,2015.6-2019.8,结项。
3.国务院侨办青年课题《华侨华人与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GQBQ2011005),1.5万,主持,2011.5-2012.10,结项。
四、代表性研究成果
1.娄亚萍:《中美南海外交困境:影响及对策》,国际观察,2016年第4期,CSSCI。
2.娄亚萍、罗杰宇:《基于主流媒体的美国南海和钓鱼岛舆论策略比较研究》,太平洋学报,2017年第3期,CSSCI。
3.娄亚萍、庾润清:《美国在南海和钓鱼岛争端中的危机管理模式比较分析》,南洋问题研究,2017年第3期,CSSCI。
4.娄亚萍、吴世阳:《中国外交转型的政治考量》,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8期,CSSCI。
5.娄亚萍:《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