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近代琉球王国儒家文化认同的解体(王金成)

发布时间:2022-06-01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南海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

摘要: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对东亚地区殖民扩张与掠夺,由中国所主导的东亚封贡体系逐渐受到来自外部的挑战,与此同时清王朝的衰落使得其无法对东亚封贡体系进行维护,作为东亚封贡体系的文化要素,东亚各朝贡国的儒家文化认同逐渐解体。作为东亚封贡体系中的成员之一,琉球王国儒家文化认同的解体在过程上有一定特殊性:琉球王国对于儒家文化认同的解体从成因上不是琉球王国自身选择所导致的,而是在日本武力侵吞琉球之后的中琉封贡关系的消亡所带来的后果。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逐步形成了对周边国家殖民侵略扩张的对外政策,琉球王国自身实力弱小,且在地理上距离日本较近有着被萨摩藩侵略控制的历史,于是琉球王国成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首要目标。日本武力侵吞琉球之后,琉球王国的灭亡伴随着日本一系列殖民同化政策,使得琉球民众对儒家文化的认同逐渐淡化,琉球王国对于儒家文化认同逐渐走向解体。

关键词:琉球王国 儒家文化 文化认同 日本侵琉

引言

对于琉球王国的灭亡与东亚封贡体系的解体问题,琉球学者西里喜行在其所著的《清末中琉日关系史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琉球王国的灭亡与中国所主导下的东亚封贡体系的解体,以及东亚文化认同的转变并不是体系内部发展所带来的结果,而是由于西方诸多方面冲击外的部因素影响下,传统宗主国实力相对削弱不能有效维持固有体系所导致的,由此得出了东亚当时局势转变是外部因素所导致的“外压说”①。对于日本侵略琉球王国的详细经过以及原因国内诸多学者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南京大学何慈毅教授在《吞并琉球王国:明治日本蚕食亚洲的第一步》一文中深入分析了日本武力侵吞琉球前后的动机以及影响,并对日本武力吞并琉球王国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此文将日本明治政府强行吞并琉球王国的行为动机解释为日本政府为了推行其在亚洲的侵略扩张政策所进行的战略试探,正是此次试探的成功暴露了清王朝的衰落以及在外交上的懦弱,从此之后日本政府野心开始急剧膨胀,开启了其对于东亚周边国家侵略扩张的进程②;对于琉球王国被日本武力吞并之后的救国举措,由孙晓光、赵德旺、侯乃峰整理编纂的《琉球救国请愿书整理与研究(1876-1885)》,以琉球王国士人阶层为救国到清政府请愿为切入点,详细整理收录了琉球士人的诸多救国请愿书,对琉球灭亡时期的文献进行了抢救性的整理,反映出了琉球人民救国的爱国情怀,并在此书附录对琉球国“上江户”的时间名目、中国册封使官职名称、琉球使节在北京停留时间做了详细整理③,为中琉封贡关系以及琉球王国救亡图存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在徐斌所著的《明清士大夫与琉球》中,作者以士大夫群体这一独特的视角,详细记述了琉球王国被日本吞并时,士大夫群体对于“球案”所持有的态度以及实际行动,为对于琉球王国灭亡之时的研究提供了新颖的视角④]。韩东育教授在《日本拆解“宗藩体系”的整体设计与虚实进路———对《中日修好条规》的再认识》一文中将琉球王国的灭亡归结于近代以来游离于宗藩体制之外的日本对于东亚封贡体系的拆解,并希望借此重构以自身为霸主的新的东亚国际秩序,在此目的下日本对于琉球王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殖民活动⑤。当前学术界对琉球王国灭亡时期的研究侧均重于琉球王国被日本武力吞并的政治因素以及东亚封贡体系的解体,并未涉及到琉球王国内部对于儒家文化认同的解体,对日本在琉球所实行的以“皇民化”为目的的文化殖民手段缺乏关注。在对琉球王国相关的研究之中应注意到文化认同起到的独特作用,特别是琉球王国被日本武力吞并之后经历了一段日本殖民的黑暗时期当中,文化殖民所起到的特殊作用,正是在其多种殖民措施之下琉球王国的国家认同感以及对于儒家文化的认同才宣告解体。

一、日本近代对琉球王国的侵略

早在近代之前,在明代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王国并使其入贡称臣之前日本便一直有吞并琉球王国的意图,但碍于自身游离于中国所主导的东亚封贡体系之外,如果强行吞并琉球王国会使其失去中琉朝贡贸易这一重要财源以及与中国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所以日本未能强行吞并琉球王国而是使其自成一国并对中国册封使者采取隐匿措施,借此使得中琉封贡关系得以维持,但对琉球王国实行了严苛的经济掠夺。

近代以来,在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势力在东亚范围内不断扩张,在对抗西方列强入侵的战争中满清政权的不断战败使得满清政权不断衰落,东亚封贡体系摇摇欲坠;佩里来航之后日本被迫开国之后幕藩体制瓦解、戊辰战争之后明治维新思想上“脱亚入欧”的巨变、日本领土狭窄导致资源匮乏人口密集的现实条件,使得日本在对外关系上不断向西方帝国主义列强靠拢,对东亚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优越感以及侵略野心,由此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南进政策”。于是在维新开始之后所颁布的《五条誓文》中,便有“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论调,其在政策制定上的首要体现便是关于“征韩论”的政策讨论,讨论的重点并不在于扩张与否,而是集中在“急征”与“缓征”的区别,结果便是得出了“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琉球可垂手而取也。”的结论,由此制定出了侵略的顺序;而琉球王国作为侵略的首要试探对象自然难以幸免。⑥

在对外侵略扩张的基本政策方向确立之后日本便急于寻找对外侵略的事由,在发生于1871年的牡丹社事件中,遇到台风的琉球国民漂流至台湾东南部被台湾原住民杀害,在与清王朝的外交过程中日本称琉球王国归属日本,并因此事出兵,尽管日本的理由牵强但也恰巧为日本寻衅事端提供了借口。牡丹社事件发生之后日本于1874年出兵台湾,此次出兵是日本对周边国家侵略的开始,也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首次出兵海外的战略试探。在本次事件的博弈中清政府最终处于下风,在英法等国的调停之下签订了《中日北京专条》,虽成功保卫了台湾的暂时安全,使日本全面撤军,但承认了日本出兵侵略的行为是“保民义举”,向日本提供五十万两白银赔款虽数量不多但相当于间接承认了日本出兵的合法性,日本由此强称琉球王国归属日本。

牡丹社事件暂时告一段落之后,日本并未能如愿侵占台湾,随后将目光转向了琉球。在具体对于琉球王国侵略行为方面,明治五年(1872年)的大藏大辅井上馨上书可以视作侵略阴谋的开端,在其进上的文书当中在财政的角度反对冒进的直接侵占台湾,而是提出了步步蚕食的侵略计划,主张首先借由出兵台湾作为烟幕弹转移清政府注意力,趁机将琉球王国作为首要侵略目标,将其改为日本内属⑦。于是在同年五月日本宣布改变日琉关系,不再将琉球王国视作独立国家,而是单方面册封琉球国王尚泰为日本藩王,将其列入华族。此举一出琉球王府使节出于事关重大难以定夺对此并未作出正面答复,因而答复的是请求减少贡物与赋税,并要求归还被萨摩藩在已酉之变之后强占的北方岛屿。琉球国王尚泰在此后的正式答复中着重强调了琉球王国“父皇母清”的一国两属局面,希望借由清国压制日本的侵略野心。⑧1875年明治天皇在大久保利通的建议之下派遣内务大臣松田道之前往琉球,执行天皇吞并琉球王国的命令并阻断其对清国的朝贡。琉球王府起初拒绝了日本的全部要求,后迫于形势接受了部分要求,但仍然拒绝与清政府断绝来往,之后琉球国王尚泰被强捕至东京,此后琉球王国的独立主权彻底消失,宣告灭亡,仅有流落至海外的琉球臣民不断向清政府请愿,祈求清政府出兵救援琉球王国。在当时的清政府对外交涉上,出于自身实力的考量以及当时沙俄侵略的不利局势,清政府在琉球问题上采取了避免武力对抗寻求列强调停的消极做法,主要依靠国际舆论以及列强压力进行调停,特别是依靠卸任的美国总统格兰特调解借由美国对日本施压使其放弃吞并琉球,并未将琉球问题上升到高度重视的层面,认为琉球王国国土狭小人口稀少,对其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在日本抛出“分岛改约”的捆绑方案时没有做出正确的回应,谈判破裂因此琉球王国的归属问题悬而未决,实际上处于日本的控制之下。中日之间在进行了反复的交涉之后,于1880年议定了《琉球条约拟稿》,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开始之后,琉球问题被搁置。

二、近代琉球王国儒家文化认同的解体过程

(一)救国请愿书视角下琉球王国对于日本侵略的外交抗争

在琉球王国灭亡之后,琉球人民并没有完全放弃对日本侵略行为的抵抗,而是在各种层面对日本的殖民扩张进行抗争,虽遭遇失败始终未能复国,但其精神仍令人感到钦佩。在琉球人民的奋力抗争中,琉球国民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抵抗,海外琉球人的救国请愿运动在救国运动中最为典型。

在琉球王国灭亡之时,琉球国王尚泰秘密派遣向德宏、林世功、蔡大鼎等三十九人赴中国请援,遗留在中国以及逃至中国的琉球人仍寄希望于宗主国清王朝可以派兵救援,清政府出于自身衰弱无力外援不能满足琉球国请求的出兵救援,驻北京的琉球人林世功于1880年在多次向总理衙门请愿无果之后,决定采用死谏的方式向清政府表明救国的决心,在写完最后一份请愿书之后林世功最终以死殉国。琉球国民的请愿行为体现出了其高度的爱国情怀,以及国破家亡的悲凉、对此难有作为的无奈与绝望,表达了琉球国民对琉球王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琉球人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高度认同观,更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忠义爱国思想⑨。

(二)“皇民化”--日本在武力侵吞琉球之后的殖民同化措施

近代琉球王国儒家文化认同的解体并非是在日本吞并琉球之后立即产生的,而是随着日本殖民活动的开展不断深入,日本在武力侵吞琉球王国之后对琉球王国进行了一系列同化措施,企图从各个方面彻底消除琉球儒家文化及本土文化的影响,断绝琉球国民的民族认同,达到其殖民同化的目的。

1879年松田道之到达琉球王国之后,首先传达了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的命令,在遭到回绝之后,松田道之侵入王城强令尚泰迁出东宫,之后强捕琉球国王及次子前往东京。此举标志着琉球王国作为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消失,琉球民众失去了主导对儒家文化认同的政治基础,近代西方殖民扩张与掠夺思想武装之下的明治日本成为了琉球统治的政治基础⑩。在之后的政策之中,日本明治政府逐渐推行“日本化”的殖民同化政策:在政治上日本在原有的琉球王国的领土之上划入钓鱼岛设立冲绳县,下设各级统治机构,建立了森严的殖民统治制度,对琉球人民进行管理与控制:在经济上采取怀柔政策,起初对琉球经济发展不加干涉甚至给予支持,之后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日本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加强了对琉球经济的控制与掠夺;在思想文化方面日本大力推行殖民主义的同化教育,在普及教育的名义下对青少年及民众进行“皇民化”教育,开设新式学校“大和馆”,后在琉球民众的抵制之下入学率极低的情形之下取消“大和馆”的称谓,但在教育内容方面仍以教授日语以及思想洗脑控制为主,在日本政府所开设的新式学校当中,日语被尊称为“国语”、“标准语”,琉球语作为民族语言承载了大量民族文化,汉语也是当时官方使用的重要语言,成为了日本首要要清除的儒家文化遗留及琉球民族象征。与此同时学生也被强迫改变汉文姓名与琉球语姓名使用日本式的姓名,并强制改变琉球传统服装为日式服饰。

在日本的殖民同化措施之下,琉球人民与其历史文化传统之间出现了大量疏离,琉球王国的文化认同很快就面临危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绳战役中,琉球人中的青壮年被强征入伍,在日军败退之时用洗脑的手段进行蛊惑,使得大量琉球民众自杀,并对琉球民众进行了大量屠杀,使得琉球人数量从47万锐减至11万,作为文化认同重要载体的琉球民族人口面临巨大危机。

结语

近代琉球王国儒家文化认同的解体并非出于琉球王国自身的主动选择,而是日本侵吞琉球王国之后所施加的殖民同化措施下的结果。日本对琉球王国实施了诸多方面残酷的殖民掠夺暴行,在这一过程中琉球王国内部也开展了了一定的抵抗,但由于受限于自身实力与日本巨大的差距,以及当时琉球王国在国际上的不利形势使得琉球王国被日本强行吞并,自此之后琉球王国儒家文化认同也伴随着日本对琉球社会的改造政策迅速解体。


①西里喜行:《清末中琉日关系研究》,胡连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1—27页。

②何慈毅:《吞并琉球王国:明治日本蚕食亚洲的第一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113-116页。

③孙晓光、赵德旺、侯乃峰:《琉球救国请愿书整理与研究(1876-1885)》,北京:新华出版社,2018年,第6-12页、第157-171页。

④徐斌:《明清士大夫与琉球》,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年,第125-145页。

⑤韩东育:《日本拆解“宗藩体系”的整体设计与虚实进路——对《中日修好条规》的再认识》,《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6期,第70页。

⑥西里喜行:《清末中琉日关系研究》,胡连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9-41页。

⑦李理:《日本“吞并琉球”计划出台始末》,《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第20页。

⑧张崇根:《万国津梁大历史中的琉球》,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年,第155-185页。

⑨孙晓光、赵德旺、侯乃峰:《琉球救国请愿书整理与研究(1876-1885)》,北京:新华出版社,2018年,第6-12页、第157-171页。

⑩徐建新:《东亚国际关系背景下琉球(冲绳)的国家认同》,《外国问题研究》2018年第1期,第12-14页。

[王金成: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南海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东亚海域史]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孙晓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