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张赫名、孙晓光:《晚清政府加入涉海国际公约的历史轨迹》《齐鲁学刊》

发布时间:2025-10-14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南海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

摘要: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海洋主权频繁受到西方列强的侵害。海疆危局之下,中国人开始重新认识海洋的国防价值和经济价值,日益重视国家海洋主权,并不断探索海洋维权的方式。恰在此时,诞生于西方的国际法传入中国。西方国家在近代为了解决彼此的争端,陆续缔结了一批涉及海洋的国际公约。由于多种原因,他们也邀请清政府加入到相关的国际公约中。晚清政府也试图利用国际公约作为海洋维权的方式之一,表现出主动加入的立场。晚清政府加入的涉海公约主要有海事公约、海战公约两类。加入涉海公约,推动了近代中国在内政、外交方面的转型,近代中国的海洋维权活动日益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涉海公约的签署与批准,彰显了中国历来尊重公平合理的国际法秩序,积极参与涉海的国际合作。中国的海洋维权不但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而且具有不容置疑的国际法依据。

关键词:近代转型;晚清政府;国际公约;海洋维权

原载:《齐鲁学刊》2025年第5期第37-49页

作者:张赫名,历史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暨中国南海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教授

    孙晓光,历史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暨中国南海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教授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史庆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