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海洋自由政策观念陷入分裂和战争来临的形势下,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因势利导,实现了对美国海洋自由观的全面重塑,即在国家国际角色定位上实现了从中立国到交战国再到世界领袖的转变,在利益意涵界定上实现了从狭窄的海上私人财产豁免原则到广泛的...[详细]
明初道教文化在琉球王国开始传播,后在闽人、册封使等多种力量的促使下,道教文化与琉球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富有琉球特色的道教文化。“虽无道士,却敬神仙”是道教文化“琉球化”的结果。除移居琉球的闽人和中国册封使外,琉球王国官方和民众也纷纷自发地...[详细]
摘要: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对东亚地区殖民扩张与掠夺,由中国所主导的东亚封贡体系逐渐受到来自外部的挑战,与此同时清王朝的衰落使得其无法对东亚封贡体系进行维护,作为东亚封贡体系的文化要素,东亚各朝贡国的儒家文化认同逐渐解体。作为东亚封贡体系中的...[详细]
自春秋便产生的华夷之辨思想主要指文化之辨即用是否认同华夏文化的方式来区别华夷,并通过传播先进文化教化夷族使得外夷接受并学习中华文化以使夷狄汉化,从而实现意识形态上华夏一统的一种文化方式。琉球偏居一隅,在文化上更是落后于明朝,然自明洪武五...[详细]
2021年1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8版)刊发中国南海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暨东亚海域史研究团队研究人员孙晓光、张赫名老师文章“‘岛国’思维空间及其海洋拓展”,刊发后受到中国海洋史学界的关注。具体请参阅:https://epaper.csstoday.net/epap...[详细]
2021年1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8版)刊发中国南海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暨东亚海域史研究团队研究人员孙晓光、张赫名老师文章“‘岛国’思维空间及其海洋拓展”,刊发后受到中国海洋史学界的关注。具体请参阅:https://epaper.csstoday.net/epap...[详细]
内容摘要:明代琉球中介贸易对东亚经贸活动的正常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主要表现为琉球中介贸易的开展客观上使中日贸易得以延续,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得以继续,朝鲜与中国、日本、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得以维系。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得以发展,抵消了明朝...[详细]
摘要:“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策划侵占中国东北过程中,就占领中国东北后的军费政策提出“本地筹措为主,日本政府适当补充”的主张。事变后,日本政府把在一般会计项目下支出的“满洲事件费”作为镇压中国东北人民的军费。伪满政府在保证伪军...[详细]